“头雁”领航,“群雁”齐飞——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专家奔赴田间地头指导农户春耕备耕
2023-02-27 植物科技学院 资涛 访问量:
春耕在即,湖南气温逐步回暖,湖南多地的农户已经开始备耕,春耕的画卷在三湘大地徐徐展开。
2月25日至26日,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正高级农艺师、湖南省“头雁”项目导师刘登魁带领学院水稻专题专家团队成员张瑞成、资涛两位老师,赴湖南省湘潭县、湘乡市、新邵县、洞口县实地指导农户春耕备耕,结合实际帮助种田大户制定全年生产计划。
在湘潭县排头乡,刘登魁详细询问了种田大户彭水平8000多亩水稻的管理情况,高度肯定了其合作社创新的“1+N”的统分运营模式,并对其在水稻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技术难题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在湘乡市泉塘镇舒纲举承办的万亩双季稻示范基地,刘登魁仔细了解了品种布局、集中育种、病虫统防统治、肥水管理等情况,并提出了利用不同品种生育期差异和分批播种等办法错开季节矛盾,提高人员和机械的效率等建议。
在新邵县何丽蓉、石值贵两位大户处,刘登魁与大家一起在稻田中查看了越冬二化螟的基本情况,叮嘱农户要尽早翻耕淹水以降低二化螟基数。针对土壤板结,有机质缺乏的情况,提醒农户适当种植绿肥和增施有机肥。
在洞口县谭正桂、向剑龙两位大户处,刘登魁建议他们种三分之一的双季稻、三分之一的再生稻、三分之一的一季稻+油菜,有效错开农忙季节,降低人工和机械成本,提高种田效益。刘登魁还回答了慕名而来的新宁种植大户姚术东有关水稻生产问题,并建议其开展“再生稻+油菜”模式的百亩示范,并传授了相关配套技术。
据悉,浙大—湖南“头雁”项目,本着“先培育先带动、早培育早带动”的精神,鼓励符合条件的带头人积极报名参加培育,尽早增强发展实力,激发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与乡村发展相适应的“头雁”队伍,带动不同产业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雁阵”,实现“头雁”领航,“群雁”齐飞,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础,此次实地走访指导的6名种植大户均为该项目学员。
此次实地指导,刘登魁带领水稻专题专家团队从专业角度出发,认真、细致、全面的帮助农户分析了水稻种植过程中的效益关系,教授了双季稻、一季稻及再生稻种植的相关技术,深受农户们的欢迎。